第787章 穷途末路-《三国:季汉刘璋》
第(1/3)页
在刘备南下,突至安平城外,并且和刘璋达成结盟。安平城内的袁军见之,自是不免人心摇摆,震恐不已。
趁着袁军惊骇的情况下,刘璋督兵进伐,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顺利的攻破了袁尚布置在城外的营垒。
袁军在城外的营垒被破,袁尚在河间国就只剩下了孤城一座,惟有依仗城池进行守御,倘若城破,就是为刘璋所擒的下场。
“这袁尚,倒是有一二胆气。”刘璋驻步于安平城外,望着安平城头依旧在坚守的袁军,不由摇了摇头。
原本刘璋设计,是通过刘备统兵南下,让安平城内的袁尚惊恐之余,负荆出降,可是如今安平城只是城外营垒被破,城池却还是做坚守状,倒是出了他的意外。
局势都到了这个地步了,袁尚是还望着能窃取到一线生机吗?刘璋眸色露出轻蔑之意,对于袁尚的决定表达了不屑。
“或是袁尚还指望着幽州审配、中原曹操吧。”法正轻笑了一声,他点出了袁尚还能寄予希望的两处地方。
郑度闻言哂笑道:“幽州处有吴镇西、张骁骑督兵牵制审配,大河的防线有黄镇东、马伏波守御,这两处却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望的。”
“袁尚如此冥顽不灵,到现在还做着脱困的美梦,真是不见黄泉不死心,人之不智,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呢?”
法正有着不一样的看法,他给出了他的观点:“袁尚前面继承魏公的爵禄,拥冀幽青三州之地,威福自出,权柄独擅,倘一旦出降,成为大王的臣子。”
“昔为魏公,今为人臣,这样的对比,少有人能接受下来,况乎是袁尚这样的人,他昔日为了魏公一职,与兄弟相争,哪里会是什么惜命的人,对于权柄自然是不肯放手。”
“法君说的是。”郑度点了点头道:“可惜事已至此,局势到了这个地步,袁尚却是不愿面对,还做着光复河北的美梦,硬是要据守安平,只能说是权欲熏心,无法自拔了。”
法正和郑度你一言我一语,所论及的观点,盖是袁尚不智,不能明见当下的时局和形势,一味的坚守安平,恐怕是落不得一个好的结局。
不过刘璋倒是有不同的看法,他觉得袁尚不出降反倒是一件好事,毕竟河北的死硬分子都在安平城内,如今可以一举剪除,为河北日后安定打下基础。
只是攻城这种活,确乎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,尤其是在已经进入十月的当下,朔风大起,铅云低沉,说不得什么时候就降下了一场大雪。
刘璋倒也不是担心大雪落下,于围城一事不利,毕竟他早些年着人自交趾寻得棉种,花费数年光景,已经摸索出了种植的经验,御寒的衣物是有的。
他担心的是迟则生变,早一日拿下袁尚,河北就早一日安定下来,辛苦一年的秦军士卒也可以归家过个好年。
想到这里,刘璋唤了一声法正:“孝直。”
“在,大王有何吩咐。”法正拱手应道。
“送些棉衣到刘玄德处,其辈士卒凡有几人,就送多少套,他们远来为我们征战,须得善相待之。”刘璋给出了他的吩咐。
“诺。”法正领命道。
对于刘璋如此大方的出手,法正没有进行劝言,盖因这次征战前,因为担心拖延战事到入冬,军士御寒衣物方面不足,所以从关中运来了数万套的棉衣,秦军人手一套外,还有大量的余裕,送些给刘备算不得什么。
当一车车的棉衣送到刘备营中,刘备先是向法正致以对刘璋的谢意,而后让张飞试穿了一下棉衣。
“这衣服倒是暖和。”穿上棉衣的张飞惊叹了一句,这年头御寒的东西,无非是狐裘和皮革,再就是草絮之类的植物。
这里狐裘和皮革虽是保暖效果好,但产量少,价格自然高昂,不是普通大众的首选,所以士庶们多是用草絮之类的东西御寒,可草絮保暖效果不是很好。
而棉衣一来轻便保暖,二来秦王刘璋出手就是几千套,让张飞不免咋舌,这位秦王着实太大方了。
不过让张飞最感兴趣的,还是这棉衣中间填充的好似飞絮,但比飞絮细腻柔软的物体:“此为棉衣,那这东西是棉了。”
“然也。”法正点了点头:“此为木棉所产,是我主从交趾寻来的,目下在蜀郡多有种植,关中近年来也有栽种。”
第(1/3)页